吴香伶,中共党员,437必赢会员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2019级硕士研究生。本硕期间以第1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1篇,累积影响因子43.41,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3.27。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国际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以第一主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创新项目。曾先后担任都江堰校区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分团团长、研究生会副主席。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省综合素质A类证书”、“硕士学业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文艺骨干”、“优秀学术成果奖”、“梧桐飞舞”校园舞蹈大赛一等奖等各项荣誉、奖励及技能证书省级以上20余项,校级以上40余项。将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七载求学,感恩川农
7年前,吴香伶以高出录取线40多分的文化成绩考进了437必赢会员中心,就读于437必赢会员中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她形容刚踏进学校的自己,就像一只沧桑的毛虫意外地拥有了翅膀,像一只圈养的野马看见了草原,在川农这片热土上自己才得以不停舞动、不断成长。担任都江堰校区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分团团长期间,敢想敢做是她的标签。在校区艺术团始终与“梧桐飞舞“大赛奖项无缘的时候,她铆足了干劲儿,决心要拿到“梧桐飞舞“大赛的一等奖。那段时间,在集体荣誉和热爱驱动下,她再也无缘午休。不仅要带着舞蹈团训练,还要腾出时间排练自己的比赛节目,常常在练舞室为了一个技巧摔得晕头转向,坚持是她的秘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2017年的“梧桐飞舞”大赛中,她带领团队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觉大餐,代表校区一举夺冠!最终凭借良好的艺体素养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吴香伶成功保研留在了川农,进入了心仪的课题组,成为都江堰校区舞蹈类保研第一人。
进入研究生阶段,吴香伶也一直不忘以自己绵薄之力回馈母校的悉心栽培。作为都江堰校区研究生学生会的副主席,吴香伶参与了第一届研代会的筹备工作,并多次参与组织学术分享交流会等研究生活动,为研究生专心学习、潜心科研提供服务。在高强度的科研工作下,她依然坚持为学校的文艺事业献身,其组织参与的“三下乡”艺术支教、歌声支援武汉等活动均获师生热烈反响。在学校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歌会之际,尽管仍忙于手中的实验和论文,但当老师邀请她为学院节目伴舞时,她毫不犹豫的一口应下,数次排练从不缺席。吴香伶总说“川农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437必赢会员中心是成就我梦想的地方,我将永远感激!”
卧薪尝胆,潜心科研
由于本科缺乏科研经历,刚保研成功的吴香伶选择了提前半年进入张可老师课题组实验室。她很感谢与导师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也热爱由此带来的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她的第一个实验开始于2019年,持续了整整2年,经历了4次失败重来,直到今年6月论文才出版。不论是方案整修、熬夜测样、实验失败还是被拒稿,经历了许多挫折,她非常感谢张可老师在这个时候总是给予耐心陪伴和悉心指导。老师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她。在之后的研究生生活中她更加努力,一年三百六五天,早八晚十一,从不曾懈怠。她说“遇到失败后不要被情绪带着走,要及时复盘总结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
“有想法、坐得住”是老师们对她的普遍印象。她常常一个人在实验室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实验室的过道常常出现她搬着几十斤的石头和蒸馏水穿梭的身影,冬天洗实验用品手冻疼了,暖一下又泡进冷水继续工作。三年来在学院领导和市政系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她不断进步和成长,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针对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和高能耗的问题开展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原创性地提出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调控人工湿地的甲烷排放,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绿色产能及温室气体减排,为污水处理绿色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领域内的顶级期刊。
翩跹起舞,逐梦清华
当提到申请清华大学时,吴香伶的眼里放出了光,因为清华大学是她从小的梦想。7年前她就曾以舞蹈特长冲击清华,可惜遗憾落选。幸好川农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她可以继续她的舞蹈梦,在她看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从小的练舞经历也让她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渗透到了科研与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轻易退却。因为在她心中永远都埋藏着一个“清华梦”,过去的7年她也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着。如今梦想成真了,她认为除了专业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真诚的面对老师非常重要。在第一轮申请清华大学落选后她没有气馁,保持心态继续扎根在科研中。当研究成果以“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OM) driven by multiple electron acceptorsin constructed wetland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of carbon, nitrogen, sulfur cycles”(多电子受体驱动的甲烷厌氧氧化在人工湿地减排及相关碳氮硫循环机制)为题发表在《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后(中科院1区Top,影响因子13.273),她积极地联系清华导师再次争取到了一次面试机会,并全力以赴的准备,终于在张可老师的指导及自己不懈地努力下,她以优异的面试表现赢得了几位老师的认可,圆梦清华。回望过去,她认为难在自觉,贵在坚持。虽然这一路跌跌撞撞,但她始终相信“与人为善,勇于尝试,朝着自己向往的方向努力,坚持就会胜利!”未来的她将带着“川农大精神”进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园将“川农大精神”发扬光大。